第三十章

七月七,是赵平安的生辰。

昭和三年的七夕,是他满三周岁的日子,赵平悦觉得,也该是时候给他弟弟买个识字的小厮了。

县上只有一家牙行,手底下的人各种来路的都有,为了确保买来的下人够干净,不给他家惹祸,姜家买下人都是找固定的伢婆。

《辍耕录·三姑六婆》:“三姑者,道姑、尼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

而这牙婆就是世人常说的三姑六婆之一。

姜大太太带着两姐弟,走成华大道,从道旁一个宽巷子进,里头便是牙行了。

赵平悦也有十岁了,并不用领着,只一路领着赵平安,防止他走丢,两姐弟很少出门,便好奇的四处张望。

牙行自然都是人,不仅有买卖人口的牙行,旁边还有牛市,鱼行,虽然离得稍远一些,可空气中仍弥漫着一股腥臭味,隐隐从远处传来。

所有的被卖的人手都被捆着,像是商品一样被展示在看台上,更有甚者,有那年轻貌美的女孩公然被拍卖,场面一度混乱。

姜大太太来过几回,已经是习惯了,赵平悦和赵平安却是第一次来,两个孩子皱着眉,颇为不忿。

姜大太太像是知道两个孩子心里在想什么,只顾向前走着,自说自话,似是在开导他们。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不管日子有多艰辛,总得过下去,想想晏王叛乱又逢颗粒无收,人人自危,可比现在苦多了,起码卖到个好人家还能吃顿饱饭……

这不比在家饿着强?”

俩孩子想想也确是如此,赵平安觉得,不管是在哪个朝代,穷苦人都不在少数。

哪怕是科技发达的现代,仍旧有那吃不饱饭的,战乱也从未停止过。

再者说了,现代人的压力可不比现在少。在幸福指数方面,王朝的子民大多觉得能吃顿饱饭就很幸福。而现代人,哪怕已经吃喝不愁,在电子网络的焦虑营销下,总觉得自己得到的还不够。

**是无止境的。

有人说过,上世纪的战乱时代,偌大的国家,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今日,偌大的国家,再难找到平静的心灵。

不平静,就不会幸福,平静才是当今真正的奢侈品。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缘法,或许绝大多数人都曾怀揣梦想,自命不凡过,可随着身心的疲惫,心智的成熟,最后却不得不接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的现实。

除了重生这件事情,赵平安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甚至是有些倒霉的普通人。

他人微言轻,一个朝代的进程如何他改变不了,也没这个本事,但他会学着适应,学会尊重。

姜大太太带着姐弟俩在一家老店门口停下,又叫一个小厮进去牙人带些年龄合适的孩子出来由他们挑选。

期间赵平安还好奇的探头朝里面看了一眼,里头有大人有孩子,有男孩有女孩。

没一会儿便有个长着一嘴黄牙的婆子带了三个男孩儿出来。

这便是牙婆了。

牙婆朝姜大太太行了一礼,一脸的谄媚:“难得见姜太太来我这小店,有失远迎。”

大太太似是习惯了,只点点头,遂问道:“这几个身家可都干净?”

“干净,都干净得很,来路也干净,我老婆子给您家带了这么多货,哪个不干净?”牙婆卑躬屈膝,一脸的老褶挤在一起,像是碰着什么喜事,笑开了花。

三个男孩站作一排,由着人当作货物相看买卖,牙婆挨个儿给介绍。

“这第一个,七岁,会背些三字经,百家姓也读过一些,家里人都在这两年灾祸里去世了,活不下去了,自己卖身到我这儿的,作价10两银子。”

“这第二个,八岁,身板壮实,虽是不认字儿,但能干些轻松活计,还能看顾着您家公子哥儿,作价八两。”

“这第三个,也是七岁,家里日子苦,被家里卖来的,也是在家里做惯了活儿的,七两半银子。”

“三个孩子,都是□□好了的,规矩都知道了,不会多话,简单的算数也都会。”

三个孩子都是七八岁,个头儿都不算高,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瘦。

大太太看向平安:“既是给你挑小厮,便由你自己来挑吧!”

“嗯”

赵平安走了出来,毫不见外:“既然牙婆说了你们都会些算数,我问个问题,也不难,谁能答对了我就买谁。”

牙婆瞧着这家人让个孩子来挑人不免有些稀奇,不过客户至上,她倒是无所谓的,便给那几个孩子使了个眼色。

三人互相看了看彼此,遂异口同声道:“请少爷出题。”

赵平安清清嗓子,问道:“张家有个儿子要成亲,他爹出门去采购,他先是去布店买了3两银子的布匹,又去首饰店花了8两银子买了支金钗,中午在酒楼请朋友吃饭花了半两银子,走的时候还花100文钱买了坛酒,随后又去水果铺子订了了100文桃,200文梨,去肉摊子买了二两银子的肉,最后还在杂货铺买了300文的糖和醋,后来他觉得手里钱不够又去首饰店把金钗给退了……”

赵平安问的时候,一旁的姜大太太赵平悦牙婆等人也跟着在心中算,想着这问题倒也不难,只繁琐了些,倒也合理。

他说的语速并不快,连珠炮似的条件从这个三岁孩子口中说出来,总算说到结尾。

“我要问的问题是:他一共去了几家店?”

姜太太“……”

赵平悦“……”

牙婆“……”

三个孩子“……”

这小子不按常理出牌啊!

所有人都在想,不应该是算花了多少钱吗?三个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顿时都有些懵。

最大的那个孩子第一个站出来,思索道:“我只算得出他花了六两二的银子,去了几家我并没有数,我猜是八家。”

第二个孩子挠挠头:“我猜是九家。”

第三个孩子搓着衣角说道:“我猜是七家。”

赵平安摇摇头道:“都不对”

“正确的答案是六家对不对?”

我在古代科举种田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