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点,三虎队员们再次聚集。
最先开始汇报的是街头访问组,拿出了下午拍摄的录像,结果和预计的一样,他们去的是步行街,年轻人居多的地方。
十个人里头,差不多七个说不出自己父母的生日,比例相当之高。
其中有些被采访者被问起时,陷入了沉默,有人直接拿起电话,给父母去了电话...
这无疑让三虎队员们信心大增。
只是前期采访而已,已经让路人有所思,有所想,说明选择没错。
九个队员里,有两个在学校时有修过后期剪辑这项技能,许久没用,但比其他人懂一些,任务自然落在他俩身上。
街访内容正好拿来试手,后边没有再给二人增加其他任务。
队长也带回了好消息。
郑先泰从小生活上学都在燕京,虽然不在本地工作,但人脉还是有的,跑了一下午,找了三个机构。
分别是消防队,环卫,还有个工地。
“基本上,这三个地方,都有符合咱们需求的人选,”时间紧迫,没空做啥子ppt,只是拍了些照片,投影到电视上:“首先是消防队,队员们最短的,都有半年没见到亲人,正好也有一位是后天的生日。
作为蓝朋友,消防队员对于观众来说不算陌生,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不少关于他们的素材,拍出来,肯定有效果。
但是,我不太建议拍消防员。”
肖一若抬头:“是因为难度么?”
“对!”朱伟明滑了滑手机:“我和郑先泰两人在消防队呆了半小时,刚进门,消防员们出警归来,想聊几句的时候,又出去了。
咱们时间紧迫,只有两天,中队长说了,在消防队,几乎没准时吃过饭,都是热了又热,午饭当晚饭。
题材虽然好,可毕竟是比赛。
如果拍摄期间,正好出警,别说拍摄效果,能不能完成进度还两说。”
众人一番讨论,觉得他说的有道理,要是电视台的常规节目没关系,可以慢慢来,三虎最重要的任务,是比赛,虽有惋惜,却不得不放弃。
“接着我们找到了街道环卫部门,人也挺合适,都是来自附近省,常年在外,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回家。
只是,运气不好,几十号人,就没有这几天生日的。”
“队长,就没好消息么!”有人着急。
拍摄预计两天,可实际得花多长时间还不一定呢,早点解决,早点开始。
“别着急啊,”朱伟明笑了笑:“最后我们去的是工地。”
电视上出现了一张黝黑汉子的照片。
“陈立龙,男,46岁,湖东人,泥水工,身份证生日十二月十七日。”
“十二月十七,那不是...噢,农历对吧。”有人说了一半,反应过来。
“没错,我查了下,生日至少是后天,”朱伟明很是兴奋:“我们和工头仔细聊了聊。
陈师傅十六岁开始就在工地上干活,跟着他也有七八年了,带了不少徒弟,靠着一双手,养活全家。
家里有俩孩子,大的在上大学,小女儿也在高中,媳妇在家里照顾两位老人,还有两亩地。
几乎每年和家人相聚的时间都不超过一个月,今年也不例外,过年后到现在,还没回去过。”
肖一若在本子上记着重要信息:“陈师傅平时是个怎么样的人?”
“很专业!”朱伟明夸奖了一句:“和多数农民工一样,很节俭,一套衣服穿很多年,缝缝补补,工地工资算高的,他又是老师傅,技术工。
不过两个老人,两个还在读书的孩子,依然过得不算富裕,抽三块钱一包的烟。
我算了下,咱们不是有一万的经费么,飞机票买不起,但动车票没啥问题,还能请全家人吃顿好的,你们怎么看。”
一番讨论之后,决定就是他了。
有了人选,肖一若环节便能安排,同样喊上了郑先泰,他熟悉燕京,需要指路。
会议室的灯到了凌晨两点才灭,而三虎队回去的时候,其他队伍依然还在加班,大家都在拼命。
三虎几位队员见到此景,对于肖一若都挺感激来着。
到了金话筒,肯定想拿个好名次回去。
加班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效加班。
不用推门,就知道亮灯的房间里必然是愁眉苦脸,抓心挠肺。
三虎因为肖一若的创意,效率有了质的飞越,这会自己能去休息,其他人还在努力。
肖一若回到房间,看到已经空了的床,心里难免有些感触,不过没多想,赶紧睡觉。
七点钟,闹钟响起。
打破了被子的封印,他挣扎着起床,洗漱完毕,和组员们在食堂相聚。
扫了一眼,发现几乎所有选手都到了,不少人带着黑眼圈,一副没睡醒的样子,看来大伙都卯着劲儿拼命了。
互相之间也没过多交流,只是问个好而已,竞争嘛,得保密。
陈传东跟着队员们来到了会议室:“你们聊着,我只是了解下进度。”
说完在边上一坐。
朱伟明也没空理他:“咱们按照计划,李荣,王静,你们俩留守,继续剪辑,思路就是说过的那些,沉默的那几个镜头一定要放进去,顺便想一想要配什么字幕,煽情一些。”
“收到。”两人回应。
“郑先泰,你和秦小宝去找合适的饭店,要注意是否能摆放摄影机,最好人少一些的,顺便,把车站行动路线还有酒店什么仪器安排好。
我已经和家人那边说过了,陈师傅的媳妇要照顾老人来,准备让他一对子女给个惊喜。
其他人和我一起,去工地,看现场。”
计划是昨天晚上就制定好的,大家只是再过一遍,很清晰地明白各自需要负责的点。
陈传东表面平静,心里在点头。
这就是他们要的效果,队长负责总揽大局,发布各项指令,队员们拧成一股绳,一起发力,又各司其职。
三虎队显然做的不错!
在某个队里可是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但负责的评委并没有去干涉。
一个团队,也是一个小社会,在此之前互相都是陌生人,出现不同的声音挺正常。
“陈老师,要不您说几句。”朱伟明转头问道。
“不用,你们做的很好,加油吧。”
一行七人也不墨迹,收拾好东西,到了停车场上了大巴。
一路上,郑先泰给众人介绍着燕京那些不太出名又值得一看的景点,肖一若有些心痒痒。
学生时代没有啥机会去旅行,难得到了首都,却只能呆在郊区的酒店,难免觉得可惜。
经过一个来小时的行驶,车辆抵达了某个正在建设的小区门口,七人兵分两路。
朱伟明准备工作很完善,没有浪费多少时间,戴着安全帽的众人便来到了主角陈立龙所在的建筑内。
工头给的理由是上边部门来检查,所以带着摄影机,对此,诸多工人已经见怪不怪,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根本没空搭理他们。
乘坐着外置电梯,来到了十八楼,见到了陈立龙。
肖一若挺意外,看了照片,又因为职业的关系,他以为陈师傅肯定是又黑又壮的类型。
结果,人不高,不到一米七,人挺瘦的,而且看上去比实际年纪大了不少,稍稍有些驼背,头上的安全帽和身上的衣服,全都是干活的痕迹。
两台摄影机没有刻意地去拍他,周遭的工作环境也是需要的素材。
走了一圈后,工头让这一层的几个人聚了过来:“我说件事,这些是开发商的人,需要和你们了解一些情况,等会可能会找人问点事,不用担心,实话实说就行。”
朱伟明没有马上就采访主角,而是先找了其他人,肖一若出镜,拿着早就准备好的问题。
你来自哪里,干这行多久啦,平时有没有注意施工安全等等问题打着烟雾弹,顺便,指一指正在干活的陈立龙,问问对工友的印象。
陈师傅人缘很不错,说到他的时候,工友们都竖起大拇指,活干的好,人又老实,自己没啥文化,两个孩子都挺会读书,言语之间透出羡慕之情。
肖一若旁敲侧击,发现基本工地上就没有过生日的习惯,偶尔有人想起,也不存在请客庆祝,没人说生日快乐,最多是吃碗面。
在他们看来,生日要过也是六十岁的事,现在,赚钱为主。
轮了一圈,肖一若算是有些收获。
主要没敢和工友们摊牌,说我要干啥干啥,万一谁走漏了风声,被知道了效果肯定大减。
但陈立龙坐在前头,面对摄影机露出忐忑,不好意思的表情时,肖一若给出了温暖的笑容予以回应。
“陈师傅,刚才我问了几位工友,对你评价都挺高的。”
陈立龙挠了挠手背,回头看了眼工友们,不知道作何回应。
“不用紧张,”肖一若故意回头:“先把机器关了吧,闲聊几句。”
边上的队友点点头,假装摆弄了几下。
果然,听到说不录了,陈师傅神情放松不少:“啥评价呢,大家都认识那么多年,吃着一锅饭,平时都是互相帮助的。”
带着口音,肖一若要很努力才能听懂。
“陈师傅干泥水的活多少年了?”
“三十年,我十七岁就跟着师傅当学徒,一直到现在。”
肖一若没有问辛苦么,这不是废话么,工地上干活能不辛苦么,之前有个知名主持人就挺喜欢明知故问,头几年大伙不觉得有什么,到了后期,不仅被网友诟病,有些明星也是正面怼了回去。
“如果让你回到十七岁那年,你还会选择这行么?”
陈师傅没有着急作答,想了好一会,点点头。
“能问问为什么么?”
“别的我也不会,”陈师傅憨厚一笑:“虽然累一些,但是能赚钱,能送娃上学,能让父母看病,挺好的。”
“你自己呢?”
“我有什么关系。”陈师傅没太明白。
“你不考虑自己的生活么?”
“我挺幸福的。”陈师傅再次露出牙齿。
肖一若回头,和朱伟明换个了眼神,触动挺大的,这大概就是众多中年人的心态吧。
采访还在继续,当说起妻子父母,陈师傅是愧疚的,因为没时间陪伴他们,说起儿女,他又是骄傲的,拿出手机,找到孩子们的照片,很质朴的炫耀。
当问起是否想念父母妻子孩子的时候,陈师傅没有犹豫,一个想字说的斩钉截铁。
“我听说工头要求后天大后天要求去另外个工地帮忙,你咋想的?”
肖一若提出最后一个问题。
(感谢南哥,缘总的1500点打赏,老板发财!)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