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立身之本(第一更,求推荐票!)

浙江余姚。

却说施琅率军赶至余姚后郑成功、张煌言已经撤军。

平白捡了一个天大的功劳,施琅自然要大书特书一番。

在他写给朗廷佐的奏报中,他极言战况之激烈,最后凭借着他得当的指挥夺下余姚城,郑、张二贼仓皇逃窜。

说起谎话来施琅是游刃有余,脸不红,心不跳。

他是靠这个起家的,各种细节把握的十分到位。

饶是朗廷佐这样的老狐狸,在看到这份奏报后怕是也一时难以辨认真假。

更不要说紫禁城里那位顺治皇帝了。

只是有一点施琅十分不爽。

那就是余姚城的城门皆被明军破坏了。

一般来说敌军这么做就意味着有可能会二次袭击攻城,给下次攻城减少一些障碍。

施琅好不容易得了统兵权,自然不愿意就这么轻易的回到南京。

他对朗廷佐报称城门损坏严重,明贼随时可能杀回,需要在余姚继续驻守一段时间。

这句话倒是没有扯谎。这也是施琅惯用的套路。

真中带假,假中带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这样一般人根本不可能分辨出他说的话中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施琅来到余姚后发现城中文武官员都被明军杀光了。

他便是当之无愧的土皇帝,手掌生杀大权。

由于要给朝廷报功,施琅决定借百姓人头一用。

杀良冒功这种事情在乱世屡见不鲜,施琅更是没有一丝负罪感。

只可惜那些余姚百姓莫名其妙的做了刀下冤魂,余姚城又接着流血数日。

接着施琅下令修整被损毁的城门。

他可不希望郑成功下次再来时城门还是空空如也的状态。

至于其他的民政事宜施琅一概不管。

他又不是余姚县令,没有理由操这个心。

只要保证在他手上余姚城不会陷落就可以了。

郑成功啊郑成功,看来你还是有几分自知之明的嘛,知道老子要来了提前跑路,避免被打的满地找牙颜面扫地。

不过你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

等到龙江船厂的战船造好了,便是老子挥师攻打舟山之时。

届时老子必定要彻底灭掉你,断了你的痴心妄想!

在余姚的日子施琅自然要好好享受,他命属下抢来许多民女供他享乐,胆敢反抗的一律格杀。

反正现在余姚城中发生了什么都是他说了算,他也好体验一把做皇帝的快感!

...

...

双屿。

郑成功这几日的心情还算不错。

从余姚迁来的百姓已经适应了岛上的生活。

郑成功命人给他们每户都分了屋舍以及基本的口粮。

至于田亩大多已经荒芜需要重新开垦。

有些百姓选择打渔,这倒也是个法子。

只不过站在郑成功的角度更希望百姓们能够种植粮食。

虽然现在明军的粮食还够吃个一年,但一切都要从长远计。

多存些总是好的。

岛上现在的百姓已经有了几千,虽然还没有到郑成功理想中的状态,但趋势是好的。

这个给了郑成功很大的启发。

他决定今后多进攻沿海的一些城池。

目的不是为了长期占据这些城池,而是将百姓带回岛上。

百姓才是立身之本啊。

有了充足的百姓便有了各种可能性,郑成功对未来越来越有信心了。

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他派去扶桑接洽的信使已经折返回来了。

当地一些与郑氏交好的大名皆表示愿意与明军合作。

火器自不必说,粮食也好商量。

只要郑成功能够把一些大明和西洋的货物运送到他们那里售卖。

对此郑成功自然不会拒绝。

无非是分出一小部分船只行商罢了。

郑家本来就是靠海商起家。这么多年来也是奉行以商养战的策略。

水师又不可能一直保持战斗的状态,抽出时间来跑跑海上商路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

对此张煌言颇有微词。

他认为郑成功此举有碍于大明官军的形象。

郑成功却是不以为意。

他辩解称,士兵抽时间种地就是对的,抽时间经商就有碍形象?

这是歧视商人啊。

郑成功并不认为经商有何不妥,也不觉得商人低人一等。

何况郑成功调动的是自己的水师。

张煌言如果不愿意可以不做,他不会强求。

张煌言见劝解不动郑成功只得作罢,继续忙于岛上的农业大计。

他仿照明初制定的鱼鳞图册,命人将勘测的全岛舆图划分成一小片一小片的土地,分给百姓们。

这样便有了户籍的概念,每一户都有了种植的土地。

张煌言决定把这一方法推广到舟山全岛。

百姓们只要有了土地,心便安定了下来。

至于在岛上设立衙门的事情,张煌言认为也应该提上日程了。

毕竟不能一直靠他们这些人处理民务。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样才能有效率可言。

只是遴选官员确实有些难度。

张煌言身边的都是些行伍出身的人。

即便有些识文断字的,也没有任何为官的经验。

就这么贸然提拔,确是有些揠苗助长了。

为此张煌言提议在岛上兴文教办科举。

虽然比不了朝廷的科举,但总归是一种选拔的公平手段。

比之单纯的任命,张煌言觉得有利于岛上长期的发展。

对此郑成功很是支持。

在内政方面,张煌言的天赋远在郑成功之上。

是以郑成功也都会听张煌言的。

郑成功当年本就是南京国子监的监生,十分清楚文教的重要性。

其实最让百姓牵挂的无外乎土地的文教。

有了这两样他们就能彻底的安心。

在与张煌言闲聊的时候,张煌言无意间提起了鲁王。

如今鲁王已经去了监国称号,是位名副其实的闲散王爷,对朝廷没有任何威胁。

事情过去这么多年,郑成功也把鲁唐之争看淡了。

张煌言提出接鲁王来舟山,郑成功沉默了一会也同意了。

再怎么说鲁王也是当初坚持抗清的为数不多的亲藩大王。

虽然能力上有所欠缺,但确实能够起到一个号召和鼓舞军心的作用。

只是郑成功有些担心此举会不会引得当今天子猜忌。

若是这样,就不美了。

...

...

ps:求推荐票啊,各位兄弟们,新的一周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