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七章 悯农

“这太简单不过,你们且听好了!”

当真作诗有这么简单的么?

卓一行等人顿时瞪大了眼睛,当年武朝文会,他们并没有亲去寒灵寺,但他们都听说过傅小官在半盏茶的时间里就落笔成词,最终夺得了那文会之魁首。

半盏茶的时间,现在陛下居然随口就要成诗!

就在众人惊诧的视线中,傅小官摇头晃脑像极了一个老夫子:

“此诗名为《悯农》,你们听好了!”

董书兰两眼闪烁,喜意盎然。

公孙策微翕着嘴,目不转睛的盯着傅小官——跟着傅小官那么长的时间,可还未曾亲眼见过这位天下文魁作诗。

贾公公眼睛微微眯着,那张老脸的每一道沟壑里都充满着欢喜。

“《悯农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是一首极为简单的诗,可听在南宫一羽他们的耳朵里,却仿佛是一道惊雷!

陛下之意不在诗,而是这诗中的深意!

他们还未曾细细品味,傅小官面色肃然,端起酒杯一口饮尽,又道:

“《悯农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同样是一首极为简单的诗,同样令南宫一羽等人豁然一惊。

这第一首诗,一种一收,描绘农人在田间的劳作。由一粒粟而成万颗子,这是丰收,四海之内皆无闲田,那便是硕果累累,金黄一片的景象。

前三句写出了农人通过辛苦劳作喜获丰收,可最后一句却陡然而转——辛苦侍候了一年的庄稼丰收了,但种庄稼的人,却还是粮仓空空几欲饿死!

而第二首诗,生动的描写了农人在烈日下劳作的情形——烈日当空的正午,农人们挥汗如雨洒在灼热的土地上,反述了第一首诗一粒粟到万颗子以及四海无闲田的缘由,它们是千千万万的农人,用这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

可这样的辛劳,吃饭的人又有几个知道呢?

他们根本就不明白这每一粒米里面蕴含的艰辛!

所有人陷入了沉思,就连董书兰的视线也变得沉重了起来。

此间鸦雀无声。

过了片刻,傅小官打破了沉默:

“你们都知道我曾经是个小地主,对于农人的了解,我恐怕会比你们更深刻一些。”

“武朝人口一亿两千万,其中近一亿是农人。他们才是武朝的基石,也是武朝的根本!”

“本来今儿晚上想轻轻松松和大家吃个饭喝杯酒的,可卓公偏偏命了这么一个题……”傅小官双手一摊,眉儿一扬:“我呢,偏偏就作了这么两首沉重的诗。既然都作出来了,不妨咱们就说道说道三农问题!”

所有人竖起了耳朵,他们又听到了一个新鲜的词语——三农问题!

“所谓三农问题,指的是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这三个问题不能分开来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了农民从事的行业、居住的地域以及农民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综合性问题……”

傅小官侃侃而谈,这一场酒席变成了一堂课!

在这堂课上,他详细的向两位宰辅一位户部尚书讲述了他对三农问题的理解以及后续施政的策略。

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虽然人人都将士农工商挂在嘴边,但事实上农人的地位极其低下。

但傅小官的这番话却让他们明白了农人的重要性,并首次真正的重视起来。

“作为朝廷,要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作为官员,要带领农民发家致富,这样的官才会受到天下农民的爱戴,这样的朝廷才会受到他们的拥护。”

“所以我的打算是明年,全面取消农业税,粮食的价格彻底放开,哪怕是国家储备粮,也务必按照市场价格收购。一亿的农民富裕起来,拥有一亿两千万人口的武朝,才算是富裕起来。”

户部尚书游先知一惊,千年以来的农业税要取消?

这……他看了看两位宰辅,卓一行却点了点头,“虽然每年农业税入占了我朝税收的三成,但陛下所言极有道理,我等居庙堂之高却未忧其民,还需要陛下以两首《悯农》来点醒,实乃我等失职!”

傅小官倒没有责怪他们的意思,他笑道:“取消农业税,是基于工业的发展。事实上随着五年规划纲要的推进,从事农业的人口将会大量减少,这些人将进入工业领域,去创造更高的价值。”

“那……种田的人少了怎么办?”游先之问道。

“农耕的器具将随着工业的发展而不断改善,你可以理解为原本一人只能种十亩田,将变成一人能够种五十甚至一百亩的田。”

游先之无法理解,这些日子对于这位陛下的那些话,他有许多都无法理解,看两位宰辅的意思……似乎是不需要去理解。

就如昨日南宫大人对他说的那样,听着并记住,按照陛下说的去做,就对了!

这是不是太盲目了?

游先之将这一切深深的记在了脑海里,想的是再过些年生回头来印证一下。

“明儿你们回去之后,针对三农问题,拟出具体的条陈,先让各地的官员弄清楚政策的走向,给他们半年的时间去转变这观念,明年初……就推行下去!”

一席酒,两首诗,敲定了接下来的农业政策,没有人知道这一政策对武朝的农民带来了多么深远的影响,但那两首陛下所作的诗,却在极短的时间里,传遍了整个武朝。

陛下悯农,其诗中深刻的描述了农人之疾苦!

这样的疾苦原本只有农人自知,可现在他们才清楚他们的陛下也是知道的。

这样的陛下,当然是贤德之人!

如此看来,农业大有可为!

农人的热情空前高涨,因为他们看见了希望。

傅小官第二日送别了卓一行等人,他在泗阳县又呆了两天,于五月二十离开了泗阳县,也离开了北宵六州。

他带着公孙策往五原州方向而去。

他已经得到了周同同送来的情报,五原州河工贪墨案,查出了足足八十二个贪赃枉法的官员!

“欺我年少啊!”傅小官语气淡漠,但董书兰却似乎已嗅到了浓烈的血腥味道。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