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河南(四)

自天宝变乱之后,随着百姓的迁移,河南道逐渐成为了事实上的中原首善之地。辖内30州郡,包括了后世的河南、山东、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广大地区,一直稳稳的占有整个大唐百姓户数的三成。按照河北的估计,梁王治下百姓超过千万之数,其中河南一道便占据了八成。

上党决战大胜之后,整个河南便如一位衣不寸缕的美妇,向李诚中敞开了胸怀。不过这么说也并不十分正确,因为梁军主力中还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帅才,正掌控着河南东部,坐镇于兖州,聚兵五六万,威压缁青和淮南,此人就是葛从周。

不过葛从周坐镇的兖州太远,依照这个时代消息的传递效率,恐怕他才知道胜负结果不久,暂时无法对燕军的东征形成有效威胁。所以燕军一路上势如破竹,高歌猛进,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正月三十,赵霸和元行钦统领赵州军万余铁骑直入郑州,荥阳、管城的大梁官吏出逃,赵州军顺顺当当进入无人看守的城池。二月初三,元行钦率两个团的骑兵抵达中牟,逃到此地的郑州刺史鲍希不知何故,又改了主意,决定不逃了,在中牟城下跪降。

一问究里,元行钦这才知晓,蒋玄晖和袁象先已经联手,控制了大梁的“都城”汴州,准备向燕王“献礼”。

元行钦不敢耽搁,立刻飞报后军赵霸,赵霸连夜飞骑尚在汜水的军事参谋总署,同时兵分两路,抢占汴州左近的陈留和封丘,将汴州稳稳纳入大军怀抱之中。

二月初八,李诚中及军事参谋总署及沧州军赶到汴州城下,准备接手这座梁王的老巢。在城下迎候李诚中的,正是韩延徽的老朋友袁象先和蒋玄晖。

随着袁象先和蒋玄晖是与河北开展的“边贸”日益频繁,二人不知不觉间深陷“泥足”,以至于无法自拔,当他们手握巨额河北“债券”的时候,其实已经将身家性命压在了幽州一方。去年上党大战之前,梁王封爵赐国的诏书抵达后,袁象先和蒋玄晖心惊胆战,夙夜不眠。哥俩凑在一起连夜商议,最终决定向李诚中发出政治避难的请求。

此事由韩延徽直接联络,属于重大机密,只有军事参谋总署几位巨头知晓,连各军统制一级的高级将领都不清楚。

袁象先和蒋玄晖根本没有想过燕军能在上党取得如此辉煌的重大胜利,他们起初的打算是将相卫二州献给李诚中,以作晋身之资。他们考虑,当燕军失利,从河东退回河北后,献上的相卫二州便能将整条河北防线的最后一块缺憾补齐,燕军就算不能逐鹿中原,自保也可绰绰有余,两人的安危便算是有了保证。

当时李诚中已经答允了他们的请求,二人也开始忙着将汴州城内的家眷秘密接出来,准备前往幽州安家。

可是事态的发展出乎意料,燕军竟然在上党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数十万诸侯联军顷刻间瓦解,梁王本人也不知所终。这个消息让两人喜出望外,同时又感到了些许不安。在燕军的重大军事胜利面前,区区相卫似乎显得有些不足挂齿了。

于是二人再次抵足长谈,彻夜商议,最后决定将汴州献给李诚中。

此时二人手头有三万余人,其中五千人是蒋玄晖的牙兵精锐,足堪一战,也是整个河南西部硕果仅存的野战兵力。袁氏和蒋氏在汴州左近影响力巨大,蒋玄晖还担任过汴、滑、曹、濮诸州兵马使,袁象先头上也挂过宋州兵马使的头衔。这一扯旗,便顺利到了极致。从相卫渡河后,不出五日便杀到汴州城下,冲开汴州城门,控制了全城。

自从梁军战败,梁王失踪后,整个汴州便陷入了巨大的慌乱之中。镇守汴州的裴迪是个文官,不懂武事,手上也没多少军兵,又忙着安抚城内城外,根本没有想到蒋袁二人会在这个时候作反,甚至在大军进入汴州的时候,他还在忙碌着粮草储备的事宜。因此,裴迪被直接堵在了大街之上,惊骇之中被绑了个严严实实。

拿下汴州后,蒋袁二人带头振臂高呼,整个河南西部无不闻声影从,比如郑州刺史鲍希,逃到中牟后一听说连这两人都降了,自己干脆绝了继续逃跑的心思,果断选择向燕军归附。

抢先提前赶到的韩延徽陪伴着袁象先和蒋玄晖,就在城下等候李诚中王驾,李诚中骑马上前的那一刻,上百文武官员、数万梁军士卒齐齐下跪,向李诚中叩首纳降。

汴州、滑州、濮州、曹州、宋州、许州、毫州等周边州郡的节度、刺史、兵马使等官员齐聚城下,抢着向新主子表忠,场面极其热闹。饶是这两个月已经见多了纳降仪式,李诚中仍旧唏嘘不止。要知道这可是汴州,是梁王经营了近二十年的老巢,也是这个时代与蜀中成都府比肩的天下最繁华富庶之城。虽说此时的汴州还远远没有达到后世令人为之惊叹的高度,但也是这个时代的顶尖水平了。

更重要的是,汴州对于河南的政治意义极其重大,对于燕军来说,占领了汴州,便几乎可以宣告成立了才不到一年的大梁已经“亡国”!而对于河南的其他地方,那些还没有上表纳降的将领来说,他们从此只能称为“大梁余孽”,占据汴州,便等若占有了“大义”,这是“天命所归”的昭示,代表着人心的向背!

一座城池的意义,在这个时代远远要比后世更重大。

李诚中下马,伸开手掌,手心向上,双臂轻轻一抬,示意降官降将们平身。他脸含微笑,不停的颌首示意。这幅做派是李诚中自个儿渐渐体会出来的,从来没有人教过他,但效果极佳。在他的举止下,降官降将们都觉得这位皇室贵胄是如此的和蔼可亲,态度温和而又体现得那么庄重,在平易近人间却透露着一丝凌然不可侵犯的威严,令人想要接近却又不敢接近,直欲纳头便拜。大多数人不约而同的升起一种“不愧是天家血脉”的感慨。

穿越七年,李诚中终于在自己身上聚起了王霸之气,也算是修成了正果。

李诚中穿行在降官降将的队列之中,左手拉着袁象先,右手牵着蒋玄晖,从汴州城门而入。他的话虽然很少,始终都是脸露微笑,但偶尔发出的赞许和鼓励之言,都让蒋袁二人激动得浑身颤抖,也令在场的大梁故吏们艳羡不已。

在喜怒无常、动辄呼喝打杀的梁王帐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那么多年,何曾见过这般宽容优厚的主上?绝大多数人都如沐春风,心头大定,自觉“不虚此降”。

进入东门,沿大街两侧一字排开数十辆囚车,都是袁象先和蒋玄晖兵进汴州后抓获的重要人物。左边一排是梁王家室亲眷,以梁王之母和广德靖王朱全昱为首,其后是梁国夫人张惠、孺人陈氏和李氏等美妇,然后是世子朱友裕、郢国公朱友珪、均国公朱友贞等几个儿子,以及一众梁王直系眷属。右侧则是不愿降服的文臣武将,以节度判官裴迪为首,其后是长史谢瞳、汴州刺史刘捍等。

其实这些被囚于车中的人里面,不少是被蒋玄晖和袁象先拿来充数的,很有一些愿意归附燕军者,只是因为不知道情况,在蒋袁兵马入城时做了些微抵抗,因故都被打入了囚车之中。比如朱全昱、比如刘捍等。

朱全昱是梁王亲兄长,朱家生子三人,老大朱全昱、老二朱存、老三朱温(全忠是天子赐名)。其中朱存和朱温都跟着黄巢去抢东西了,只留下老大朱全昱在家服侍母亲,给人帮佣维持生计。朱温发家后,将母亲和长兄接到身边,朱全昱才摆脱了贫困。

与两个孔武有力的弟弟不同,或许是受了身为乡村教习的父亲熏陶,朱全昱本人有着一股浓厚的儒家情结,朱家老三成为一方藩镇他倒是没说什么,可当朱温兵围凤翔、迁都洛阳、屠杀朝臣等一系列事情做下来以后,朱全昱就开始看不惯自家这个三弟了。

有一次,他在喝醉了之后,指着梁王的鼻子怒斥,说“朱三,你不过是一个砀山子弟而已,如今有了那么大的权势,难道还不知足吗?天子待你不薄,你是不是想恩将仇报,颠覆社稷?你自己想想,这个位子你坐得了么?你想要断绝大唐三百年国祚,将来必定给咱们老朱家引来灭族之祸!不信咱俩打赌,看看是不是这个结局。”

两兄弟就此不合,他也懒得见自己三弟这幅嘴脸,干脆跑回砀山老家呆着。这次回汴州是听说了梁王战败,赶来安抚母亲的,却没想到还没来得及避居乡下,就被抓了起来。

此刻见了李诚中,便在囚车内高呼:“殿下,某家知罪了,还请殿下宽宥老母!若是寻到朱三,某愿前往说服朱三向朝廷归降!”朱全昱并不是为了活命而求饶,他确实觉得自家兄长做得不对,眼前之人又是李唐宗室,代表着大义名分,所以认起罪来可谓真心实意、理所当然。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