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定远王要在长安建立自己的书院,与各方鸿儒、高道、高僧激辩?”
“难道他要同时挑战释道儒的所有人吗?好高的心气!”
“好一个云郎!有志气!”
“他难道不是儒家的忠实拥趸吗?为何要连儒学一起挑战?”
“你懂什么?他这是要效法列国诸子,再开一门学问啊!”
“这种事情真的做得到吗?”
“如果是别人,老夫不敢讲,但是云郎,你们看看我们身边这一切,哪一样不是和他息息相关?那些道士和尚甚至儒生能做到这一切吗?”
“不错不错,只要他能过得了这一关,下次见到他说不定就要改口喊云子了……”
“云子!!!”
“若是他开坛讲学,我一定要去听讲……”
“同去!同去!”
……
云昊要建立自己的书院,开坛讲学的消息,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长安掀起了无数波澜,不知惹得多少人议论纷纷。
不少眼光深远的人,更是一眼看出的抱负,这是要在释道儒乃至列国诸子的学问之外,再别开一旁门。如果是旁人做出这种这种事情来,肯定会被人嘲笑为狂人和疯子,但就像很多人认知的那样,云昊这些年带给大唐的变化,早已超越了释道儒,深入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威望更是直追孔圣人,在朝野间都拥有了巨大的粉丝量。
这也是他一直忙着南征北战,无暇顾及著书立说,要不然他门下的弟子又何止武曌一人?
消息传开,就连宫中的李世民都露出了疑惑的神色:“他这是要干什么?”
“可能也是怕陛下您为难,所以把未来的重心从建功立业转移到著书立说上了吧?”
自从上次露面之后,长孙皇后病情日益严重,已经连床榻都起不来了,但还是带着虚弱的笑容,道,“真是个体贴人的好孩子啊!”
其实云昊这样的举动完全可以从各个角度解释,但她却是爱屋及乌,直接选了一个李世民最爱听的。
听她这么说,李世民紧皱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虽然还有些疑惑云昊的动机,但他明白,以云昊现在展现出来的学识,绝对还要在列国诸子之上,著书立说不过是迟早的事,谁都无法阻止了。
“只是不知道他会讲些什么?”在确定云昊的行为没有什么大的危害之后,李世民的注意力便被云昊即将展开的讲学内容所吸引。
有着同样的期待的,绝不止他一人,可以说,长安超过百万的人口中,除了那些真的大字不识一个的白丁,其他人但凡有一点学识的,都迫不及待想听云昊开坛讲学了……
就在这种万众一心的期待中,终于到了云昊开坛讲学的日子。
这天,东市,大片摊贩已经被暂时清走,清出一片空地,供云昊建立自己的讲坛。
天刚蒙蒙亮,云昊还没到场,整个东市的空地,就已经座无虚席,黑压压一片,全是云昊的粉丝和各家的高僧、高道、鸿儒,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却没有半点声响,静悄悄的,只能听到整齐而急促的呼吸声。
当朝阳的光芒射到讲坛上时,云昊也踏着阳光,缓缓现身。金色的晨曦披在他身上,仿佛列国诸子在这一刻,重新在他身上复活过来一般。
他一现身,下方便是连呼吸声都听不到了,无数双目光都集中在了他身上。
“诸位想必皆知,云某以儒学起家,释道皆涉猎,今自问学问已经大成,便想重开一门,为诸多下层之人辟一进身之途……”今天的云昊没有半点平时的谦虚和清淡,反而一开口就开门见山,霸气十足,其自信的风姿,足以令人心旌动摇。
不过他这话也不算全然扯谎,从后世穿越而来的他,接触到的释道儒学问,都比这个时代的学者多了千年的锤炼,更有从西方传播而来的启蒙运动思想,多方综合之下,糊弄这些古代乡巴佬还不是轻轻松松。
“云某之学,虽传承自列国诸子乃至西极之书,然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他一开口,就把后世韩愈《师说》中的千古名句盗了出来。这种被时间淘洗过的智慧精华,瞬间就把在场的人都震得不轻,就算是有以前没接触过云昊的外地人,在听到这几句开场白的时候,对他有没有真才实学,已经没有半分疑问了。
“云某今日要说的,便是我这一门中的总纲。”
云昊打了个响指,武曌立刻昂首阔步上前,“啪”地抖开一道条幅,“人人平等”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从高坛之上垂落了下来。
“人人平等?”
马上就有佛门的高僧呵呵冷笑道,“这好像是我佛门的经义啊,这云郎若是想学这个,剃度入我佛门也是可以的……”
但接着就听云昊大声道:“我之谓人人平等,当分为几分方面,天道有阴阳,人道有男女,天道阴阳无分高下,人道男女又为何有别?是故男女平等……”
“万物平等,人与蝼蚁皆生灵,为何要肆意杀戮,而不思保护?”
“士农工商,皆是为大唐做贡献,为何要有高下之分?士无农不食,无工不用,无商失财,此三业者,皆是国本之基,又何来贱业之说?”
“夫妻平等,今上与皇后恩爱如鸳鸯,时人称许,一时引为佳话,为何到了诸位自己身上,就要讲究夫为妻纲?岂不知妇女亦可顶半边天?”
“同理,父为子纲,正如揠苗助长,不可谓不可笑矣……”
……
云昊的声音,一字一句,回荡在东市上空,振聋发聩。
他每说一条,就有一道条幅垂落,明晃晃地垂在众人眼前,令得众人想要忘记都不行。
旁边自有早就准备好的学子奋笔疾书,把他的所有学说全部抄录下来,只待事后呈送给没有到场的高僧高道鸿儒观阅,并且张贴在城池各处,供所有有志之士研读。
不过,即使不是所有人都涌入了东市,唐朝又是一个思想开放的年代,但他这混杂了各种观点的新学说,直接挑战了众多学者心中奉为圭臬的经典,还是瞬间激起了巨大的动荡。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