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清朝末年,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戊戌变法”,倡导学习西方。世界要变了,但是国内偏远的小山村,却仍然认为清政府万寿无疆,他们迷信科举,坚信唯有科举改变命运。
浙江东阳,一个偏远的农村陈家村,青山环绕烟雾袅袅间,一户破落的农家里传来阵阵痛彻心扉的哭声。
房门没有关,远远地望过去,家徒四壁,摇摇欲坠的土泥房间里,一个中年妇人搂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在放声大哭,哭声充满痛苦和绝望。一个约摸十岁左右的男孩站在床头默默流眼泪,另一个大概八岁的小男孩则站在十岁男孩的后面,他的脸上没有眼泪,但神情很是悲伤。床上躺着一个中年男人,已经冰冷僵硬,没有了气息,如同熄灭的风中之烛,死后的他破衣烂衫,骨瘦如柴。
女人闺名叫李翠仙,缠着小脚,梳着一个扁扁的发髻,头上没有任何金银首饰,只有一个手工精美的木头发钗。三个男的,包括床上死的那一个,都还留着长长的辫子,只是因为家里贫穷,两个小男孩明显营养不良,瘦得皮包骨头,辫子显得枯黄无光泽。
时间不知道过了多久,李翠仙擦了擦眼泪,对两个男孩哽咽说道:“文昌,文志,你们的爹就这样过世了,假使我们家有点钱,他这病其实能治好,我要给你们的外公写一封信,不然的话,你爹买棺材的钱都没有,呜呜呜——”
泪眼朦胧间,看到家徒四壁的房子,冬天灌风,夏天漏雨。三个孩子尚未成年,如同嗷嗷待哺的小鸡雏,李翠仙只觉得一阵撕心裂肺的痛苦如同潮水般袭来。
站在床沿的男孩立马转身,眨眼间拿来笔墨和纸,他伏在床边,对哭泣的女人说道:“娘,你念吧,我来写。” 家里穷得连一张写字的桌子都没有了。但在这样寒酸的农家,居然有全套的纸墨纸砚,实属罕见。
李翠仙看到大儿子的样子,不由一阵心酸,含泪点点头,对他沙哑着嗓子说道:“好孩子,你,真,真像你爹!”说着又眼泪双流,内心如针扎。
过了几分钟,她才稳了稳情绪,继续缓缓说道:“他虽然是一个做木匠的,但是从小就爱写字念书,只可惜我们陈家,在乾隆年间,犯了法,从祖上传下来,就永世不得科举,你没有机会去学堂念书。”
可是陈文昌出奇的聪明,作母亲欣慰地想,相公利用闲时教他念书写字,如今已经能写一手很好的毛笔字了,甚至在行笔的运收提按间,有点颜真卿的风骨。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