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见瓦剌太师也先

在十几个明军骑兵卫士的护卫下,王复和赵荣来到了北京城外的瓦剌军营。

“嗖”!

在距离瓦剌军营百步之遥的时候,一只箭矢破空而至,插入明朝队伍之前的泥土里。

很显然,这只插入泥土之中的箭矢,代表着警告以及威胁。

“大明使节,奉景泰皇帝的圣喻,前来拜见瓦剌太师也先。”

作为此行的正使,王复对着瓦剌军营喊话。

王复之所以大声喊话,一是为了让瓦剌人听得明白,二是为了显示大明的雄风。

使节,关乎一国颜面。

使节的精气神,也是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

说完之后,王复还特意弯腰,从马鞍旁抽出象征的旌节,将旌节在空中摇了摇。

……

“禀报太师,军营之外,一队人马自称明朝使者。他们,在大营外求见。”

守卫军营的卫士,在见到明朝使者前来,立刻对着也先如实禀报。

投降了瓦剌的宦官喜宁,则是一双眼睛贼溜溜的转了一圈后,一个坏点子留被他给想了出来。

“太师,喜宁愿意前去,为瓦剌辨别明人的真伪。”

也先深以为然的顿首。

“这个,还是喜宁你去办最好。对于明人的大臣,你比我们都熟悉。”

汉奸喜宁,哦错了,喜宁谈不上汉奸。因为喜宁本就是女真人,不是汉人。

喜宁来到军营门口后,隔着百步距离,抬头向着明朝使节团队望去。

十几个人的明朝队伍中,喜宁只有一个眼熟的。而这个眼熟,喜宁也叫不出名字。

失望,喜宁是深深的失望。

除了失望以外,喜宁还有一种被羞辱的感觉。

“王直呢、于谦呢?”

“怎么他们不来,只派了你们这群虾兵蟹将过来。”

中书舍人赵荣,见到对面如此无礼,心中不由得是无名火起。

赵荣决定,还以颜色。

“大明,严格按照礼节行事。来者是客,瓦剌难道就是这样对待客人的?”

喜宁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当众被扫了面子的喜宁,更是觉得自己下不来台。

恼羞成怒的喜宁对着赵荣大喊:“谁都可以进去,就你不可以!”

赵荣刚想再怼回去,却被一旁的王复给拉住。

“我们此次是奉了皇帝之命而来,当以公务为重,还是少生事端为好。”

赵荣经过王复的劝说。只能原则了沉默,不过他的双手却是紧握。

喜宁见明朝队伍不再说话,以为他们服软了。

喜宁笑呵呵的对着左右一挥手,示意守门的瓦剌的将领,搬开路障后放明朝的使节团队进入瓦剌军营。

……

“大明通政司右通政王复,拜见太师!”

看着向自己行礼的明朝官员,也先对着身边左右轻视的说到。

“明朝的尚书们不敢来,只是派了一个无名之辈。”

喜宁刚才觉得脸熟的,正是王复。

所以在王复说出自己是通政司右通政后,喜宁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

也先不是汉人,对于明朝的官职,只是知晓大概。

“通政司,什么衙门?你这个右通政,又是几品官?”

喜宁原本是朱祁镇的宠信宦官,对于明朝官职,喜宁是了然于胸。

“回禀太师,通政司,一个可有可无的衙门而已。至于通政司的右通政,则只不是一个四品官。”

听了喜宁的话,也先知道,自己的盘算,算是已经落空。

“王直,于谦不来,只派了你们两个不能做主的过来。他们,是不敢来,还是他们不想来?”

也先感觉自己不被重视,被明朝轻看了。也先的语气变得有些严厉。

而也先口中说出来的话,更是一语双关、话里有话。

说王直、于谦不敢来,就是说他们畏惧瓦剌的兵威,胆怯了。

说他们不想来,则是说他们不顾君臣名分,不管朱祁镇的生死。

说王直、于谦畏惧,是想打击明军的士气。

说他们不想来见朱祁镇,这是说他们急着向新皇帝表示忠心,不顾旧皇帝的生死。

也先之言,字字诛心!

王复是个人精,对于瓦剌太师也先的话,自然是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三位尚书,都想马上来面见太上皇。不过为了顺利迎接太上皇的回归,他们正忙着准备迎接太上皇的仪式。”

“既然要迎接,为何不见你们打开城门,反而是城门紧闭。”

叛徒喜宁这面,则是步步紧逼。

“土木堡一战,我明军死伤了不少。为了防止有不听命令的人,前来找太师的不痛快。所以,才关闭城门。”

王复又一次的巧舌如簧,化解了喜宁的追问。

也先可不是一个莽汉,也有不少的心思。

不过相比王复和喜宁,也先在口舌之争上,比之他们还是差了一些。

“我要求过来的是大臣,其余的,给我打出去。”

也先其实是想通过驱逐明军卫士,来给剩下的王复施加心理压力。

于冕不卑不亢的站了出来:“两国交战,不辱来使。太师这般,不怕天下英雄耻笑?”

“太师是蒙古的掌舵人,如此无礼,何以服众!”

蒙古分裂为瓦剌和鞑靼,也先有心一统蒙古。

奈何也先之上,还有一个名义上的大汗,脱脱不花。

没有蒙古黄金家族的血统,也让也先没有更进一步的理由。

也先需要得到对蒙古各部的认可,需要扮演一个合格的太师。这样,才能整合蒙古人。

当王复说也先不该驱赶明军护卫之后,也先让瓦剌士兵停止了暴力。

“我只会和王直、于谦商谈,你们就算了。回去,让他们来见我。”

也先丢下一句话后,转身就要离去。

王复见到事情就要黄了,他也是再一次的以言语相对。

“通政司为九卿之一,掌受内外奏章、敷奏、封驳之事的官署,别称银台。”

“通政司还参预国家大政、大狱及会推大臣等朝廷大事。”

“洪武十二年,太祖还将承敕监给事中、殿廷仪礼司、九关通事使拨归通政使司。”

“王某这个右通政,也是小九卿之一,乃是天子近臣。太师一方英雄,何故轻慢于我?”

“太师言通政司为无关紧要的衙门,言右通政为人微言轻之臣,实在是大错特错了!”

大明,我藩王不用造反当皇帝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