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重要节点

shohtm2();

正德六年的新年在平静之中到来。

相较于上半年的乱局纷纷,平息叛乱铲除刘瑾之后,朝野上下变得异常平静。权力再组合分配之后,各方的利益都得到了照顾。刘瑾的死也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了各方,多多少少在行事上,争夺上要谨慎一些。

相较于刘瑾的那些手段,外庭文官集团和新一辈的勋贵集团们的吃相稍微文雅了那么一点。起码不至于用一些下三滥的手段,对他人进行一些人身上的和毫无根据的攻讦。更别说捏造陷害泼脏水这些手段了。

南京城中,新年的气氛很浓。腊月二十三小年过后,城里便开始洋溢着新年的气氛。留都的底蕴还在,这里的百姓日子过的也还不错。各行各业还都算繁荣。特别是秦淮河的花街,闻名天下。有钱人趋之若鹜,带动了各种相关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经济的繁荣。

当然,对张延龄而言,泡在船厂造船,亲力亲为的监督无敌宝船的建造进度,那是常态。冬至去扫墓归来之后,张延龄便一门心思扑在船厂里。

眼看着一号作塘里原木架上的大船一点点的开始成型,一点一点的像个样子,张延龄心里自然是甚为高兴的。

这段时间,确实问题不少。在造船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相关的问题。按照宝船的图纸,固然是可以省些气力的。但是张延龄要的是经过改造的铁甲战船。如何将铁甲和木头相嵌套,如何解决铁甲遇海水之后腐蚀的问题。如何改造第二层舱室,建造虎啸炮的发射空间。如何能够解决在添加和减少了这么多的设施之后船只的配重和平衡的问题。

种种这些,都是绕不过去的坎。这不是凭空想象,想当然的事情。大船的任何一处弊端,都会在大海之中被无限放大,最终酿成惨剧。所以,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得到妥善的解决。

其实,最辛苦的不是张延龄,而是徐杲。

作为宝船厂的提举,相当于宝船厂的厂长了。不但要协调各方面的人力物力,更要解决技术上的问题。比如采购木头,这样的大船需要的是一种叫做铁梨木的大型物料,这些都需要从各处采购运输而来。而船只用的铁甲,不能厚也不能太薄,且需要解决海水腐蚀的问题。

光是解决海水腐蚀的问题便让徐杲大伤脑筋。这个还真不是他这个巨匠能解决的问题。他的办法便是涂漆涂油,用木头防腐的办法,但显然是不成的。

好在这个问题张延龄给出了答案,便是在船身各处安装一些锌板。这其中的原理徐杲自然是不懂的,张延龄也无法跟他解释清楚什么叫利用海水的特性,让钢铁和锌块形成电池效用。因为锌的活跃性强于钢铁,所以腐蚀的便是锌而非钢铁。

这种东西解释起来,徐杲定义为张延龄是在胡说八道。而且徒费口舌。所以,还不如不解释。

徐杲开始将信将疑,自然是不肯相信的,直到张延龄用海盐溶于水模拟海水,将钢板和锌块放置其中,过了七八日,锌板斑驳,钢板如新,徐杲才哑然无语。

张延龄暗道惭愧,这些初中学的知识,幸好自己还没有完全丢掉。在后世简单之极的化学原理,在这个时代却是解决难题的神秘手段。

最终确定的方案是,将薄钢板以精钢铆钉覆盖船身。半寸厚的钢甲虽然不能完全保护船体遭受攻击时候不会损坏,但是防护作用绝对是有的。太厚的钢甲是不成的,船怕是会直接沉下去。一般的薄铁也是不成的。

好在徐杲之前已经有所准备。冶炼出的精铁薄皮防护力不错,鸟铳射击只有痕迹。问题是,不久前运来的几千斤成品只够一条船的,眼下北方河流封冻,陆路又为风雪所阻,无法从野狗岭运来。再说,大量造船,从西山兵工厂千里迢迢运来,成本实在太高。

于是乎,徐杲又绞尽脑汁的想办法。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一江之隔的当涂县有个叫马鞍山的地方,乃是大明官产铁矿之处。

徐杲拉着张延龄亲自跑了一趟,以护国公的名头说是,和马鞍山的矿场达成了协议。在矿场建造冶炼炉,就近冶炼钢甲薄板。这么一来便解决了长途运输成本昂贵以及需求量巨大的问题。

为了赶进度,过年自然是不能停工的。张延龄下令,按照三倍工钱结算初一到初七的工钱,保证造船的进度。工匠们本来就没想着要歇息,上上下下都憋着一股劲的做事,就算不给额外的工钱也会坚持上工的,更何况国公爷大方,给了三倍工钱。

这一条也被张延龄让徐杲写进了规章条例之中。但凡朝廷规定的假期上工,一律以三倍报酬结算,给予补偿。

总之,别人忙着过年的时候,宝船厂却依旧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张延龄只和家中妻妾众人吃了一顿年饭,便一头扑到船厂里。甚至连南京的官员们来拜年造访,都是徐晚意出面接待的。

正月初六上午,大船前后段两处分段合拢。这是造船的一个节点。这两处大船分段合拢,便意味着大船的整体轮廓成型。

随着几十只铁链绞盘的拉动,船头船尾的分段一点点的接近。几名老师傅在关键之处眼睛也不眨的看着,直到预留的榫口嵌入勾牢,严丝合缝。所有人这才爆发出欢呼之声。

船身的大合拢,意味着这艘大船距离下水已经很近了。船只已经成型,剩下的便是加固各处节点,以钢龙骨对各处借口进行锚固。让整艘大船成为一个整体。而之后的舾装工作,立桅,上帆,各种舱室内的布置,则是下一阶段的事情。那些事其实已经和大船的整体结构没有什么太大关联。

船只造的成功与否,便是在这最终合拢的时候。各处借口榫口是否严丝合缝,是否毫厘不差。弧度,角度是否一致,都是检验这艘宝船制造的质量的标准。各项指标如此契合,说明这么长时间以来的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

众人纷纷道贺,所有严峻的面容在这一刻舒展开来。

张延龄心中也是高兴之极,破天荒的大声宣布:“辛苦诸位了,午后放假半日,今日中午我请客,酒肉管够,庆贺合拢成功。一会我让人去城里找几家酒楼,让他们送酒菜来。今日中午尽管喝醉。”

众工匠和工人大喜过望,纷纷鼓掌大笑。国公爷排场大气,自己这些人干活也舒心。工钱福利这么好,更难得的是干活舒心,又一份尊重在,这可比什么都难得。谁见过国公爷跟着众人一起抬龙骨的?虽只是象征性的,但是做做样子也是一种态度。

张延龄看着众人欢呼,心中也自高兴。正欲吩咐陈式一派人去城里酒楼买酒菜来的时候,突然间,有人大声笑道:“延龄兄,这酒菜有没有我的一份啊?”

张延龄转头看去,只见一名青年男子穿着朴素的棉袍缓步走来,身后跟着一个小厮提着一个箱笼。

张延龄瞪大眼睛,惊喜道:“守仁兄?你怎么来了?”

来者正是王守仁,他神态沉稳,脸上带着灿烂的笑意,拱手道:“下官王守仁,见过护国公。”

张延龄大笑着迎过去道:“恁般客气。王尚书不是说你半路遇到了事情不回来了么?”

王守仁笑道:“耽搁了一月罢了。想赶回来过年的,结果初四才到,赶了个年尾巴。昨日歇息了一天,今天我便来见你了。”

张延龄笑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咱们好几年没见了。今日的酒喝定了。守仁兄……哦对了,该叫你王夫子才是。听说你自创心学,开馆授徒,名噪天下了呢。”

王守仁呵呵笑道:“你就别寒碜我了。说起来,我龙场有悟,还是当年咱们在京城长谈时,受到你的一些启发。不能说什么自创学说,但起码,我有我自己的一些想法。那也不是什么授徒,只是一群有追求的,志同道合之人在一起研究罢了。”

张延龄呵呵笑道:“你也不必谦逊。我知道这里边的价值。罢了,走,去喝茶说话。一会酒菜来了,咱们不醉不休。”

shohtm3();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