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擦黑几人才接了几个孩子回到家,大家都累得不轻,只简单的煮了个粥,炒了几个鸡蛋就对付一顿了。
收拾了碗筷,宁诚赶忙把兜里的钱掏出来,推在桌面上。花花绿绿的一堆,还有好多钢镚儿。
看到这么多零钱,所有人的眼睛都是亮晶晶的,几个孩子也不例外。
“哇,这都是娘挣的吗?”
张何萍捂着嘴笑,“你娘我可没那么大的本事,是大家一起赚的。”
“哇,好厉害。”
朱熹妹也笑眯了眼,自打老伴儿和儿子去海市后,她就未曾笑过,直到今天。
“快数数,看看今儿我们挣了多少?”
宁诚应了声,拖了张板凳在桌前坐下,一家人围在桌边津津有味的看着他数。
“一共五块六毛,”一听这数目所有人都傻了。
“才半天的功夫就能有五块多啊?这一个月下来不就有一百多块了!?这一年……”
说到这大家都不敢往后想了,这收入远超他们的期待。
“爷爷,不能这么算的。今天咱们生意好,以后生意说不定就没那么好了。”宁秋适时地给大家泼了盆冷水。
“是啊,这玩儿意儿就图个新鲜,吃多了也就不稀奇了。”
“而且做这东西也不难,吃过都知道只是用面糊和白萝卜做的,不稀奇。”
“大伯娘说的没错,说不定过几天就有人学着我们做呢。”
见大家表情又沉了下来,宁秋赶忙调节气氛。
“其实也不用太担心,我们的馅料可好吃了,别人不一定能做得出来。而且油炸的小吃又不止油墩子一种,还有炸年糕啊、炸薯饼都很好吃的。”
“年糕也能炸?”
宁秋点着脑袋,“是南方用糯米做的那种年糕,炸出来沾上酱料可好吃了。”
朱熹妹忍不住去摸孩子的脑袋,“咱秋懂得真多。”
宁家人为这一天的收回而欢欣鼓舞,而村西边的院子里妇人正用恶毒的目光盯着瘦弱女孩。
知道这丫头被人贩子拐走黄翠凤心里又气又狠,气狠的是家里一堆活儿没了人干,而且自己家里养大的孩子竟然被别人偷去卖钱,要卖也得是她自己来卖啊!
忽然心里一动,对啊!她怎么没想到!白白养活这丫头片子这么些年,也该找回本钱了吧。
这么想着,她朝着院子里叫了声。
“冬灵啊,你过来!”
女孩身体僵了一下,继而垂着头慢慢走近屋里。
黄翠凤将人拉到身前,嫌弃的上下打量。
虽然这孩子干巴巴的,全身上下也没几两肉。但翻了年孩子就十岁了,也算是半大不小了。
黄翠凤眼珠子转了转,勾起嘴角……笑了。
翌日,宁家人白天忙着准备材料,下午继续推去县城卖。
宁秋和奶奶今天就不出门了,留在家里给大家准备晚饭。
知道这几天大家都累,朱熹妹拿了灶房里挂着的一块熏肉,割了一大块下来。切成片和白菜炒,粥也熬的非常稠,最后还贴了几个玉米饼子。
宁秋虽然人小,但做事还是很像模像样的,毕竟三十九岁的灵魂摆在那儿。下午帮着奶奶喂鸡喂羊,摘菜洗菜忙的团团转。
刚做完饭,去县里的几人就带着孩子们回来了。
朱熹妹擦着手,一脸诧异的从灶房里走了出来。
“咋这么早就回来了?”
“是啊,都卖完了,当然得回来了。”
“哟!生意又这么好?!”朱熹妹看了看几个桶,果然啥都没了。
宁诚笑着说,“可不么,还没等到孩子们放学,馅料就去了一半呢。”
“还有人打听,这馅料怎么做的呢,说特别的香。”
“东西先放着,快去洗洗吃饭。”
看到桌上有腊肉,几个孩子迫不及待的坐到桌边等着开饭。
宁诚看到了桌上的熏肉炒白菜就问,“娘,咋切了那么些肉啊?”
“你们这些天也辛苦了,吃点儿肉算什么。行了,别一个个杵着,快坐下来吃饭。”
几个小的得了奶奶的命令,立刻伸出筷子往肉上夹。
“慢点儿,慢点儿,别一个个土匪似的。”
宁秋也夹了一块尝尝,还真别说农家做出来的熏肉味道就是香。
吃完饭,宁诚照例把今天挣得钱放桌上数。比昨天差了点儿,四块七毛。不过这也很不错了,两天的时间就赚了十块,要知道以前一年也只挣一百多。
之后的几天也差不多四五块的收入,直到第四天收入降到了三块。这也在宁秋预估的范围内,大家都图个新鲜,一开始生意会比较火,之后就趋于正常了。
星期天孩子们不用去上课,油墩子的生意当然也没做。
直到星期一,宁诚和张何萍回来的后脸色都不太好。
“大伯娘,怎么了,生意不好吗?”
朱熹妹也从灶房出来,习惯性的看了看两个桶子。
“哟,这馅还剩一半啊?”
宁诚气哼哼的,“今儿我们一过去就见四五个卖油墩子的,还比我们卖的便宜,有个还是我们村里张六叔家的孙媳妇。”
宁秋过去拉了拉宁诚的衣袖,“大伯不用生气,大家都想赚钱的。”
“就是,为这种事儿生什么气,还没你五岁的侄女看的明白。”
吃了饭,宁诚把今天的收入数了数。
“才两块二。”
“能有两块也不错了,这才六七天的功夫,咱就赚了快三十了。这可比去厂子里上班还赚的多,咱们得知足。”宁洪福抽着旱烟,劝着儿子。
宁秋眼珠子转了转,“要不明天咱试试其他的?家里土豆多,就用土豆做吧?”
“土豆能做什么?”
“薯饼啊。就是用土豆煮熟捣成泥,然后放盐调味,加上一点点白面,捏成饼放在油里炸。”
张何萍皱着眉问,“这能好吃吗?”
土豆谁家没吃过,会有人花钱买来吃?
“明天我和奶奶在家先试着做,大伯娘你们依旧去卖油墩子,少带点馅料就是了。回来后再尝尝薯饼,看能不能卖钱。”
“我看行,就按秋说的,咱明天还去卖油墩子。我就不信了,那些卖八毛的会比我们的好吃!?”宁诚拍桌子决定。
第二天一家人照例下午去了县城,而宁秋和奶奶在家和土豆杠上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