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鞗瘫倒在地,蔡京直接昏迷,场内大乱,
好好的一场朝会开到这里,官家也觉得有些无趣,原本想要讨论的北伐大计,因粮草不继,无法继续推行,也再没有讨论的必要。
于是官家便命文武百官散去,却留下了王黼,高俅,童贯,张叔夜,李纲等重臣,以及宁策。
趁着百官纷纷散去的空隙,张叔夜来到宁策身边,啧啧赞叹,“汝霖兄收了个好学生啊,区区一个知府,就能单枪匹马,挑翻蔡家,真是让老夫刮目相看。”
宁策淡然一笑,没有说话。
他今日前来,确实是早有预谋,尤其是昨日还凑巧拿到了蔡鞗贪墨军粮的罪证。
而东平府,宁策断然不容有失,所以今日对蔡家父子火力全开,宁策也有他的考虑。
他记得在历史上,蔡京很快就会失势下台,时间也就在这几个月之间,所以宁策就准备赌一把,跟老奸臣蔡京拼了。
宁策赌的就是掌握倭岛金矿的自己,在官家面前,比即将下台的蔡京更有用,官家会支持自己,结果他果然赌对了。
既然是准备对付蔡京,名声自然也是要刷一刷的,虽然民间百姓都痛恨蔡京,以陈东为首的太学生,也经常上折,呼吁惩罚奸臣,但朝廷之上,敢于正面硬刚蔡京的人,并不多。
没有多少人有鸡蛋碰石头的勇气。
但预知了历史的宁策,却有这个胆量,同样的罪名,在数年前蔡京圣眷正浓的时候,扳不倒蔡京,但是在蔡京已经失势,没了官家的欢心时,同样的罪名,却可以对蔡京一击致命!
所以宁策今日索性就放开了,先是暴打蔡鞗,然后继续暴打出头助战的奸臣狗腿张邦昌,最后直接火力全开,去怼蔡京,最终导致王黼不得不出手,对蔡京进行了最后的致命一击。
王黼也是无奈,他再不出手,扳倒蔡京的功劳,就全被宁策得去了。
“只是你也不要太过得意,你殴打大臣,殿前失仪,官家肯定会惩处你的,此外,你那个东平知府,官家是铁了心要动,就是不给蔡鞗,也会给其他人,总不会继续让你担任下去了。”老张好心地提醒着。
这时另一名忠臣李纲也走了过来,他望向宁策,面露赞许之色,“果然不愧我大宋第一才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两句,真是好诗,绕梁三日,余音袅袅。”
“此外,能扳倒蔡京那个大奸臣,本官真要替天下百姓,感谢你宁策。”
宁策笑了笑,“李大人不必如此,与奸臣斗争,原本就是我辈职责所在,何须挂齿。”
李纲脸色突然变得黯然,“蔡京老贼,真是祸国殃民,任人唯亲不说,贻害无穷,现在没有粮食,我军如何伐辽?坐看时机错过,岂不可惜?”
张叔夜便有些不以为然,“辽国乃是弱邻,金国却是强敌,联金灭辽,老夫原本就不赞同,宁策,你说呢?”
宁策的想法,张叔夜之前大略也知道,晓得宁策是不赞同联金抗辽的,只是碍于官家一力推动此事,不方便出言反对。
此刻缺乏粮草,北伐无望,老张神态有些轻松。
宁策正待开口,梁师成尖利的嗓音再度响起,却是催促众人前去御书房,商议国事。
于是众人来到御书房。
只见官家面沉似水,闷闷不乐,看到众人皆已到齐,这才开口说道:“燕京之地,原本唾手可得,却没想到因为一点粮食,无法成行,不知诸位可有良策?”
张叔夜当即上前,禀道:“老臣以为,此乃天意如此,联金抗辽原本就是不智之举,辽国与我国唇齿相依,唇寒齿亡,此非臣一家之言,太宰郑居中,枢密院邓训武等人也是如此看法,还请官家三思。”
官家听了,心中有些动摇,想了想,便望向童贯。
童贯不禁低下了头,
他明白官家的意思,但他没法站出来,毕竟他解决不了粮食问题,就算官家同意他出征,又能如何?
没有粮食,就无法打仗。
官家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掠过,最终,停在了宁策身上。
心想此子虽然年轻,却是十分厉害,或许他有什么主意,也说不定。
于是便问:“宁策,你认为如何?”
宁策拱了拱手,说道:“若是问臣的看法,臣以为,北伐势在必行。”
张叔夜听了,顿时一怔,说道:“宁策,前些日子,你跟老夫说的,可不是这样。”
宁策笑了笑,“此一时,彼一时也,老大人请想,原本金国略强于辽国,那时我朝若是联合辽国,辽国或不至于覆灭,
但如今金国摧枯拉朽,势如破竹,连下辽国大半国土,大辽覆灭,已成必然之事,
便是我朝现在改弦更张,转而援助辽国,也是无力回天,
倒不如趁此机会,分一杯羹,夺取燕云,为我朝江山屏障。”
众人听闻,心想也是这个理,
辽国现在是眼看就要完蛋了,就是大宋不出兵,燕云也会被金国夺走,倒不如现在大宋赶紧出兵,还能分一杯羹,增强自身实力。
只是众人思想刚转变回来,一想起缺粮的现实,顿时又是愁上心头。
眼看众人束手无策,宁策笑了笑,继续说道:“其实粮食问题,也不难解决,”
众人听了,皆是眼前一亮,
童贯急忙开口,“宁策,你若是有办法,就赶紧说,官家不是有旨意么?只要你筹备到粮草,什么要求,官家都能答应。”
宁策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在下倭岛掘金,剿灭蒲家,收服佛逝,如此大功,却换来东平知府一职的失去,在下早已心寒,今日事了后,也有意归隐山林,不问世事。”
看到宁策如此,官家顿时便老脸一红,他自知理亏,只得咳嗽一声,说道:“宁策你说的哪里话?谁要撤你的官职了?你立下大功,朕自然要有封赏,不但要保留你知府的职位,还会赐予你爵位呢。”
宁策心想这知府的职位,本来就是我的,弄得好像你保留我职位,是多大的恩情一般。
心想这官家有些刻薄寡恩,他既想自己为他出力,那自己总要索取一些好处才是,免得又被他过河拆桥。
于是宁策就说道:“东平府乃是臣费尽心力,方才建设而成,除非官家答应臣,三年之内,不动臣这个东平知府的位置,臣才敢为官家继续效力。”
宋徽宗一算,心想区区三年,岂不是一晃而过?便答应他,倒也无妨,三年之后再计较此事,也不迟,于是急忙开口,“朕答应你就是。”
古代皇帝,金口玉言,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说过的话,是肯定会遵守的。
宁策这才放心,于是便开始尽心尽力地帮官家谋划起来,“臣此次前去倭岛,顺路又去了南洋,那边有个占婆王国,出产一种占城稻,产量极高,可一年三熟,
那边因气候炎热,便于水稻生长,所以水稻极多,臣的想法是,通过海运,从那边大量收购稻米,运至乐安港登陆,然后再运往京师或是前线。”
宋徽宗听了,初步一想,觉得此计可行,便问:“占城到京师很远吧?此外贩运稻米,利润微薄,只怕那些海商不肯,若是高价收购,却又有些不值,朕也没那么多钱。”
宁策心想你这皇帝,倒也实诚,知道自己没钱。
不过宁策有办法,于是便笑了笑,说道:“臣收购稻米,自然是按市场价平价收购,怎会高价收购?
至于那些海商,臣自然有办法,让他们踊跃贩卖稻米,前来大宋。”
宁策打的主意,自然还是搭配出售这个法子,想买丝,袜?运稻米到乐安港,才有购买资格,想买香水,烈酒,琉璃?也是如此。
只要抓住丝,袜等紧俏商品,就不怕这些海商不听话。
看到宁策胸有成竹,宋徽宗顿时也增添了几分信心,心想果然天无绝人之路,收复燕云的壮举,又现曙光。
一旁的张叔夜提醒道,“宁策,君前无戏言!北伐何等大事,不容轻慢!”
宁策拱手答道:“老大人请放心,下官愿立军令状,如今乃是十月,明年二月之前,一定将大军粮草,筹备完成!”
宋徽宗听了,顿时大喜,
于是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然后官家主持,众人开始商议北伐之事,按照原计划,依旧是以童贯挂帅,种师道辅之,统领西军前去,宁策筹备兵饷的任务已经完成,现在官家又给他加了一个任务,就是筹备军粮,高俅则负责武器装备。
本来宋徽宗还想给童贯加个监军,可是想来想去,一时没有合适人选,只得作罢。
这次北伐,西军中的刘延庆所部环庆军就不去了,留在西北,看住西夏,
童贯向官家禀报,准备带着种师道的泾源军,种师中的秦凤军,以及姚古,朱定国领衔的熙河军三股大军为一路,
另一路则有童贯大将,征讨过方腊的辛兴宗统率,由武胜军,归德军以及河朔军组成。
宁策在一旁听了,心想果然不出所料,童贯没有带上自己的打算。
于是宁策明知故问,“在下统率的天平军,也有几分战力,在下愿率本部精兵,参与到北伐之中。”
童贯看了一眼宁策,心想辽人都成落水狗了,此战轻易可胜,宁策这小子,这几年刷了不少名声,又是打宋江,又是打田虎的,风头实在太强劲。
要是让他去,他肯定会抢老夫的风头,
若是被他抢先得了燕云,老夫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于是童贯摇头,“兵贵精而不再多,十五万大军,已富富有余,无需劳烦宁大人,你只要把军粮筹备好,就可以了。”
宁策便望向官家,“官家,臣想去北伐。”
官家皱了皱眉,
实在北伐这事太过重要,官家也不敢轻易打扰童贯,生怕干扰到童贯的行动,这也是他没有给童贯配备监军的原因之一。
于是官家也跟着摇头,“此战童贯是主帅,一切以他为首,你若是想去,便去找他。”
宁策看了一眼童贯,想了想,脸上突然就显出一丝笑意,
于是微微倾身,对童贯说道:“童太尉,若下官能为大军提供肉食呢?”
童贯听了,心中不由得一动,但他很快反应过来,当即冷笑一声!
“宁策,休要诓骗老夫,你以为老夫不知你底细么?
点击弹出菜单